为什么我们总心存侥幸,不断去突破健康底线?|今日快讯

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可我们又经常为了事业、生活而忽略了自己的健康。

我们总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精力,就想着拼命奋斗,能为家人打下一片天地。于是,加班、熬夜成了工作日常,为解压,游戏、煲剧、暴饮暴食成了生活常态。

可以说,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不少人身体有病,更多的人则内心充满了负面情绪,每天生活在焦虑、烦躁、不安全感之中。这些负面心理比身体的恶疾还顽固,让幸福变得遥不可及!


(相关资料图)

国外一位经济学家曾经说过:健康是人生大写的“1”,其他如票子、房子、车子等等都是1后面的0,如果前面的“1”没有了,后面的“0”再多也没有意义。

为什么我们觉得健康很重要,却又总心存侥幸,不断去突破自己的健康底线呢?

最近在精读一本好书《如何让生命更美好》,书中就身心健康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做了深入探讨。这是一本关于“唤醒生命力量,造就美好自己”的书籍。作者济群法师是佛教沩仰宗第十代传人,先后在闽南佛学院、戒幢佛学研究所等地任教。

这本书第三章节的主题是“当公共卫生遇到佛法”,根据济群法师与中国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曾光教授的深度对话整理而成。疫情的发生确实让大家看到,公共卫生关系到每个人,但很多人还是觉得公共卫生这个命题太大,平时会比较少去思考这类话题。但该书是从公共卫生切入,深入探讨的是个人如何去守护自己的身心健康,也特别回应了我们前面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觉得健康很重要,却又总心存侥幸,不断去突破自己的健康底线?其实是源于我们对健康的错误认知。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三维的,第一是生理的健康,第二是心理的健康,第三是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过去,人们认为身体健康才是问题,很少意识到心理也需要健康。而在心理疾病日益普遍的今天,人们开始了解到,心理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感受幸福的关键。”

而心理不健康也会引发身体病症。“中医自古以来就认为,情绪会导致五脏六腑的不同病症。现代统计也证明,与情绪有关的疾病已达二百多种,在所有患病人群中,百分之七十以上都和情绪有关。”

但心理亚健康又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很难一下子就发现,在症状不明显时,人们很容易不当回事,挺挺就过去了,还没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已形成明显的心理疾病时,为时已晚,要治愈也不容易,甚至还会引发身体病症。

我们重视不足的不仅是心理健康,还有社会适应能力。今天这个时代,各方面都处在高速发展状态,过去积累的经验和能力已没有办法适应新的市场需求,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更新自己的能力,这对每个人都是一场挑战。而且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这样的时代节奏,在这个适应过程中,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身体的病症是最明显的,而心理亚健康是长期形成的,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到引发心理问题,同样需要一个过程。而我们看问题又总是习惯着眼于眼前和当下,没有那么高明的智慧,可以提前预判并做出防范。

所以当问题还没发生时,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心存侥幸,先享乐当下再说。

我们究竟怎么获得健康?

曾光教授说,我们有个理论是——预防为主。三级预防中,第一级是预防疾病发生,比如接种疫苗、限盐、戒烟、少饮酒;二级预防是尽早发现疾病,比如定期体检,有问题及时治疗;三级预防是已经有病了,但预防或减缓疾病的发展速度。

“古人说的‘治未病’也是一种预防,中国古代提倡的养生,往往以佛家、道家等思想为基础,从身和心两方面加以调整。这种预防可以从道德预防开始,从普通民众到知识分子,通过信仰或学习佛法,能自觉地遵循道德,规范行为,保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处世心态,这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基础。”

“当今社会的各种乱象,从空气污染到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其实都和人有关,和欲望、贪婪有关,和种种心理问题有关。佛法认为,每个人都有“贪嗔痴”三毒,这是一切心理疾病的根源。比如现代人常见的抑郁、焦虑、恐惧、没有安全感等心理问题,其实都和贪有关。因为贪,总想抓住什么,但世间一切都是抓不住的,欲求而不得,痛苦、烦恼就接踵而至了。”

——济群法师《如何让生命更美好》

在今天,有人对道德不屑一顾,所以才会不断地放纵自己贪嗔痴的欲望,甚至担心自己遵循道德会吃亏。

“善有乐果、恶招苦果的规律不会变。这个果不见得很快就能看到,从因感果是有过程的,要有缘的参与才能成就。但从心灵因果看,道德是代表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我们希望心安理得地活着,希望有更好的未来,现在就要遵循道德。可以说,遵循道德最大的受益者一定是自己。”

“所以,道德行为需要以智慧的认识为前提,知道这么做首先是基于自身的需要,而不仅仅是社会对我们的要求。”

“人是什么?其实是文化的产物。接受不同的教育和社会习俗,最终会造就不同的观念、心态、生活方式。”

——济群法师《如何让生命更美好》

当我们都能在因果维度上统一认知,知道要为自己的所有行为承担责任,看到这一切是“包产到户”的,做得好有好的果,做得不好也必须买单,就不会恣意妄为,道德才会有力量。

佛教的戒律,就是倡导我们过一种简朴、规律、有节制的生活;

当我们的认知提升了,就会非常愿意去过这样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也不再会为了满足自己贪嗔痴的欲望,而熬夜煲剧、打游戏、暴饮暴食,不断突破自己的健康底线。

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真正健康的身体。当我们说到健康,心理重建、人格重建是最关键的,唯有真正摆脱混乱的心理、混乱的生活方式,才谈得上健康。

人生好比一场马拉松,拼的不是谁跑得快,而是谁到了下半场仍然保持体力和耐力,能更为智慧地打拼。

人生上半场,我们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步伐和节奏,该拼的拼,该追的追,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同时,尽情释放自己的潜力与才华。当进入人生下半场,我们要更加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保持好状态,我们才能继续向前,也才有能力让我们的生命更美好。

《如何让生命更美好》是一本跨界对话集,读第三章节“当公共卫生遇到佛法”,让我对身心健康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入的认知。书中还有更多的智慧等您亲自去品,相信您会发现更多精彩。

精彩回顾

1

2

3

►请购新书《如何让生命更美好》,请扫下方二维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