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王豹上言司马冏 竟遭陷构鞭挞死-报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八王之乱中,王豹为晋朝的忠臣,为了言辞劝谏司马冏的罪行,竟遭遇到陷害和死亡的结局。
而与此同时,仍有一位东海王司马越,作为晋宣帝的侄子,父亲司马泰曾受封高密王。司马泰去世后,司马越继承了爵位,并改封为东海王。司马越平日里谦逊无华,不追求富贵,生活简朴如布衣一般。在永康年间,司马越初次被任命为中书令,司马冏将其视为得力助手,晋升司马越为侍中,并不久后授予司空职位,领导中书监,司马越渐渐开始参与国家政务。中书令嵇绍看到惠帝昏庸无能,内权被齐王司马冏所掌握,外望成都王司马颖,预感到内外必将引发纷争。于是,他上书防备变乱,大致说道:“臣听说改弊政策可以避免车辆倾覆,变革坏政可以保持政权的稳定。因此,在保存既往的经验教训时,不要忘记灭亡的教训,不要在安定时忘记危险的存在,这是进行大规模改革的至理名言。现在愿陛下不要忘记金墉,大司马不要忘记颍上,大将军不要忘记黄桥,那么祸乱的苗头就无法发生。”嵇绍一方面上书表达忠言,另一方面致书给司马冏,引用唐虞时期茅茨与夏禹谦卑宫室的美谈,作为规劝的引子。尽管司马冏在回复中虽然巧妙地辩驳,但并未做出实质性的改变。可惜,惠帝是一个愚昧无知的人,对于好意的劝谏不识好歹,即便嵇绍奏章万言,似乎也没有受到关注,只是被束之高阁罢了。司马冏坐享百官朝拜,凭仗着三台符敕的权力,任意选拔不公,滋长宠幸和佞臣之风。御史桓豹在殿中因某事上奏,竟然未事先报告司马冏府,便遭到谴责。南阳的士人郑方则公开上书谏诤司马冏,并列举出司马冏的五个错误之处,然而司马冏也无所省悟。主簿王豹敢于直言不讳,向司马冏上书,请求司马冏放弃政治权力归隐封地。王豹走了,又来了一个王豹,都可以称之为忠诚的君子,可惜遇到了执迷不悟的顽固之人。
司马冏回复了两封上书,方才给予明确的命令回答道:“得到前后的奏章,看到了你真诚的忠心,我会深思熟虑后再采取行动。”随后,员外郎孙惠也上书劝谏司马冏,大致说道:“伟大的名声不可长久负担,巨大的功劳不可久任,重要的权力不可久持,高大的威势不可久居,应该考虑功成身退的道义,尊重亲近,委托重任给长沙和成都的两位王,恭敬地归隐封地,这样才能保全自己的声名。”然而司马冏并没有采纳,孙惠以疾病为由最终辞职。司马冏询问记室曹摅:“有人劝我委任权力归还给朝廷,你认为如何?”曹摅回答道:“大王能够高居安思危,及早脱身,这才是上策。”然而司马冏始终未能下定决心。恰巧,长沙王前来拜访司马冏府第,看到案上列着的文书,顺手翻阅,发现了王豹的两封上书,不由得怒道:“小子竟敢离间骨肉,何不将他带到铜驼庙下,打死了事?”司马冏听到这番话,也不禁愤怒起来,而长沙王又补充了几句话,仿佛火上浇油,无法阻止,于是奏请诛杀王豹,大致说道:“我愤恨奸凶之徒肆意背叛,使皇室祚颠覆,与成都、长沙、新野的三位王一同兴起义军,以维护皇家权力,与君亲宗室、心腹从事。不料主簿王豹胡乱捏造异言,谓我是奸佞宰相,必将构成危害,忧虑在即。他希望我与成都分开,成为北方州伯,将全数蕃王放在外面,他指责圣朝受到我领导的影响,他使得骨肉之间疏离日渐加剧,他在内外之间造谤,制造恶意,激起奸诈之徒。这是何等恶劣的行为!昔日孔丘挽救了鲁国,但却杀了少正,子产辅佐郑国,却先杀了邓析,这是因为交乱名实,如同赵高的奸诡行径一样。王豹作为臣子不忠、不顺、不义,应该依法被传至都街,斩杀,以正国法,明正言辞。特此奏闻!
奏状送达,便奉诏执行,王豹被推出东市,用鞭子鞭挞致死。王豹临死之际,对监刑官说道:“请将我的头悬挂在大司马的门前,以示外兵攻齐的局面。”
王豹冤死之后,许多同僚都担心自己也会遭受祸害,因此纷纷告退离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