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民星秀丨送你一朵“小红花”,小小志愿者绘就红色童年|快资讯
孩子们眼中的未来是什么颜色?是绿水青山的湛蓝碧绿,还是救死扶伤的十字“红”?为进一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讲好豫园红十字文化,传播新时代正能量,有一群小小公益“民”星在行动,他们就是“豫园小红花”志愿者们。
牵手红十字
(相关资料图)
点亮“V”“校”志愿
“今年的5月8日是第76个‘世界红十字日’,也是红十字创始人亨利·杜南先生诞辰195周年的日子。豫园街道是上海的城市之根,更是上海红十字会诞生的地方。”当清脆嘹亮的声音在豫园街道黄金广场上的豫园商圈“V站”志愿服务亭响起,那是来自黄浦区复兴东路第三小学的“豫园小红花”志愿者们在向市民游客讲解红十字会的历史,宣传红十字精神。
5月7日,豫园红十字“V站”文化展正式开展,来自“豫园小红花”红十字文化宣讲接力队的少年儿童志愿者们,在“V站”分别担任“豫园小红花”讲解员、“豫园小红花”宣传员及“豫园小红花”指引员。
其中,“豫园小红花”讲解员在现场负责“诞生之源”“上海之创”“传承之路”三个展区的主题讲解,为来往的市民游客们讲好豫园红十字文化,并向大家介绍亨利·杜南先生的故事。就读于黄浦区复兴东路第三小学四年级2班的10岁男生陈宇非就是其中一位讲解员,这是他第二次参与红十字主题志愿服务,而这次露天公益活动的体验对他来说既新奇又收获颇丰。只见小宇非站在豫园红十字“V站”文化展第三展区,昂首挺胸向路过的市民游客做宣讲,对他们提出的有关红十字文化的问题对答如流。
“我第一次参与志愿服务的是2022年2年5日,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是大年初五,我和志愿者小伙伴及公益老师一同参与黄浦袋星人佘山净山行活动。”他开心地说,“这之后我就爱上了公益,算上这次的‘V站’活动,我已经参与了四次重要的志愿者服务啦!除了黄浦袋星人项目,我还参加百味生煎戏剧成长营并出演红十字情景剧‘送你一朵小红花’以及‘童访红色·行阅红色步道’活动。我特别喜欢人文历史,所以觉得能够站在人来人往的豫园街头,为大家做红十字文化解说,特别地自豪。”
陈宇非的母亲是一位党员,也是一名党务工作者,因此日常注重孩子的红色文化教育,平日里经常带着孩子参观一大会址、渔阳里等红色教育基地,母子俩还一起参与了其工作单位组织开展的“医二代”亲子活动。她告诉记者:“我和爱人平时就非常鼓励和支持孩子参与公益志愿服务及活动,同时也非常感谢豫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及复兴东路第三小学提供学习及实践的平台。通过此类‘V’‘校’公益活动,对于小朋友的四德教育产生了正向影响,能更好地培养小朋友的是非观、善恶观、美丑观、荣辱观。”
家风重建设
公益陪伴少年成长
是什么让孩子们对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性如此之高,又是什么让他们从小认同公益慈善文化?其实不难看出,良好的家风建设正是助力孩子们与青少年公益事业一同成长的一股春风。
就读于黄浦区复兴东路第三小学五(1)班的王苡诺已经有8次志愿者服务经验,在同龄人中算是一位“小前辈”。本次红十字会主题活动中,她主要担当了宣讲员的工作,负责派发红十字宣传册,并让来往的市民游客们参与到红十字知识答题互动,答对即可获得豫园红十字盲盒。待人接物落落大方的她告诉记者:“在践行志愿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得到的不只是一份体验,更得到了一份收获。作为一个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时,也是自助。在帮助他人活出色彩的同时,我也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关爱他人。而且,公益活动也为我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锻炼自己的机会。”
这背后离不开王苡诺的父母的努力,作为家长,王苡诺的父母自她幼儿园起便带着她接触各种公益活动,王苡诺的母亲是一位红十字会会员,便带着王苡诺参加了各种相关的活动,有去敬老院慰问演出,有参加医院儿科楼建成的墙体绘画,有和白血病小朋友的读书活动,等等。但做公益不意味着放弃学生的本来目标,王苡诺的母亲说:“未来的半年,孩子面临升学择校,希望女儿在努力学习掌握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在我们的指导下继续积极参与各项志愿者活动,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无独有偶,来自四(3)班的龚延喆小朋友同样也来自一个提倡公益活动的家庭。孩子的父亲介绍道:“儿子大约是在6岁的时候就积极鼓励他参与公益活动,如校园义卖、‘一个鸡蛋的暴走’公益活动等等。在我和妻子看来,在孩子完成自己学业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提高自己。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他待人接物的能力,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以及组织能力。这与在象牙塔中追求学业成绩不同,公益品德和实践能力对小朋友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收获。希望红十字会和豫园街道能够提供更多这样的机会,让孩子们能参与公益事业,从而不断提升自己。”
记者 / 严佳婧
编辑 / 孙冲
图片 / 上海浦江汇社区公益发展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JOIN US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