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热讯:雕刻非遗: 指尖上无限辽阔的艺术世界

庐州核雕作品《采莲脱贫》 李绩 供图

庐州木雕作品 谢文君 包河文旅 供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庐州核雕传承人李绩正在展示其作品 温沁 摄

庐州木雕传承人张参忠在画线稿 谢文君  包河文旅 供图

庐州木雕传承人张参忠正在进行雕刻创作 谢文君  包河文旅 供图

蛋雕作品:《纪念版“复兴号”高铁》《孔雀》《金鱼》《鹦鹉》 王剑 供图

巢湖树雕画 严化文 摄

雕刻类非遗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每一件雕刻非遗工艺品的背后都蕴藏着精妙的构思和深刻的内涵与意义,反映出彼时的社会现状,历经千年而不衰。合肥有着很多省级雕刻非遗艺术,如庐州木雕、庐州核雕、巢湖树雕画、庐州蛋雕、葫芦雕刻,一路走来,有过历史的鼎盛,有过岁月的沉寂,还有过属于不同时代的精彩绝伦,可谓是指尖上无限辽阔的艺术世界。

庐州木雕

省级非遗庐州木雕流行于皖、浙地区,主要发起在合肥市肥西县、包河区一带,是综合东阳木雕与徽州木雕于一体的民间独特技艺。庐州木雕在制作上吸纳了东阳木雕的作派,在风格上沿袭了徽州木雕的儒家文化特色的艺术流派,同时大胆创新,在构图、刀法等方面又吸纳了西方雕刻及雕塑艺术的表现方式,使其木雕作品既具有写实性,同时又具有抽象的理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庐州木雕的代表性传承人张参忠,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拜师学习木雕工艺,创作了一批群众所喜爱的木雕工艺作品,培养了一批木雕工艺传人。镌刻时光,岁月留痕。在一刀一凿中,50多年时光流转,一块块普通木头经过他的精雕细琢,成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走进包公园清风阁一楼大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特大包公木雕壁挂,这就是张参忠的作品《千古遗直》,带我们穿越千年,感受着包公文化。在合肥,银河公园、徽园、三国遗址公园等地,也都有张参忠精雕细琢的木雕艺术品。

今年76岁的张参忠出生于木雕之乡浙江东阳。1964年,他拜师著名的木雕艺人沈昌荣先生,也磨好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把刻刀。最开始学习的时候,每天都在练习基本功,张参忠也非常投入,白天跟在师父后面干活,晚上自学画画,1970年张参忠在家乡创办东阳虎鹿木雕厂。

1980年,张参忠受到了合肥市工艺美术厂的邀请,期冀他能恢复庐州木雕。庐州木雕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明代,合肥已有木雕艺人在民间从事木雕制作,至清代中期,庐州木雕已经在民间发展成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这种慢工出细活的传统手艺却逐渐受到了冷落。张参忠于是举家搬迁来到合肥,担任美术厂木雕车间的负责人,培养木雕技术人才。

为了恢复庐州木雕,张参忠在吸收传统徽派木雕的基础上,融入了雕塑、国画元素,增强了木雕的立体造型和流畅的美感。与远近闻名的徽州木雕相比,庐州木雕以构图严谨,造型写实为特点。在内容选材方面,多以庐州文化、徽州文化的历史、民俗、风景等为主题。通过轻浮雕、半雕、深浮雕、镂空等一系列雕刻手法,由浅到深刻画出活灵活现的木雕作品。

从一块粗犷的木料到一件精致的木雕,需要经过构图、打坯、雕刻、修光、打磨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运用到的工具也有三角刀、平刀、圆刀等多种。每一幅作品,张参忠都全身心投入去进行创作,数十年如一日,不停地雕琢,才有了完美的作品。

2006年,他耗时三年制作的《元春省亲》,长3米、宽1.2米,有远近高低、大小各不相同的90多个人物。为了追求完美,张参忠创作了一幅与作品等大的画样,用复写纸将其印到木板上。在接下来的毛坯刻制环节,层次设计尤为重要。最终作品的层次多达7层,涉及线刻、半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等几乎所有木雕雕刻手法。他按照自己的想象复原了红楼梦中这一经典场景,让人们得以一窥大观园的繁荣。

另一幅木雕作品《民族大团结》,从草图到完成,张参忠用了5年时间,完成了他多年的心愿。碰到拿不准的人物动作时,张参忠还会让自己的妻子张洁萍摆出相关的动作,再进行创作。和平鸽飞翔在空中,牡丹花、月季花竞相绽放,天安门、长城交相辉映,穿着各民族服饰的人们携手欢歌跳舞……在张参忠精湛的刀法下,宏大的主题、个人的情怀融入作品之中,精雕细刻绘就木艺华章。

张参忠于2012年被评为第二届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随后,他以庐州木雕的传承人入选安徽省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定居合肥40多年,张参忠已培养了四五十位徒弟。“好的木雕经历几百年的风尘,依然精美生动。好的艺术品,只有根植于日常生活之中,才会焕发光彩,传统文化才能长久地传承。”张参忠说。

庐州核雕

核桃出玲珑,满目大世界。平常人眼中吃完鲜果后的弃物果核(桃核、杏核、橄榄核),在省级非遗庐州核雕传承人李绩的手中,却摇身一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小核雕、大记载”,方寸间汇聚了老手艺人的情感与寄托。

核雕作为我国传统雕刻技艺,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庐州地区自古有雕刻核雕用于“辟邪”的民俗,清末民初,核雕艺人又创造出全国独有的“剔雕”技艺以及山核桃镂空技艺,使得庐州核雕从简单的民风民俗上升为雕刻艺术。

庐州核雕中的“剔雕”是一种能够直接表达中国传统书画的独特雕刻技艺,在全国核雕界具有唯一性。它利用“象牙果核”黑褐色的内果皮与白色胚乳来体现传统文化中的黑、白关系,形成构图。庐州核雕中的镂空技艺是在表面纹路狂野、内部结构复杂的山核桃上进行雕刻的,它将山核桃表面结构与内部结构多层利用,最多能够雕刻出4层的复杂构图。剔雕技艺与山核桃镂空技艺是庐州核雕艺人智慧的结晶,每一件作品都具有唯一性,具备较强的历史研究价值。

一直以来,庐州核雕主要以家族传承的形态存在。受其制作周期长、雕刻困难等因素的影响,解放前庐州核雕技艺一度濒临绝迹,后经传承人李绩及父亲李照云、外祖父许从德等人的传承与保护,山核桃镂空技艺和“剔雕”技艺才得以完整地保留。

李绩继承了庐州核雕的传统技艺,主要以核桃、橄榄核、桃核、杏核为载体进行艺术创作,并在材料与题材上做出了大胆创新。其作品崇尚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图案与吉祥文饰。

制作核雕,主要使用产自大别山的野生山核桃与象牙果核。除了要具备绘画、雕刻基础之外,还要有特选的材料、特制的刀具、特别的眼力和独特的构思。对手臂、手腕、手指的灵敏度有很高要求。

雕刻过程中必须要抛弃杂念,专注于每一个细节,心浮气躁是没法做成的,李绩把核雕当做一种享受。就算是白天,李绩也习惯将所有门窗关闭,独自坐在桌前,一盏30W的台灯照着手中的果核,果核上的深浅刀痕渗透着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要跟上时代的脚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有温度、有深度、有力量、有情怀”是李绩紧贴新时代的目标。为此他创作了许多关于历史事件、抗洪、抗疫等一系列弘扬正能量的艺术作品。

“保护非遗更要传承非遗,要使其与时代同行。”近几年,李绩先后走进校园、社区数十次,向学生传授核雕文化与技艺。“非遗进校园,这不仅让学生近距离体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还培养了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意识。”李绩说。

如今,核雕早已成了李绩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谈及庐州核雕未来的发展以及自己的心愿,李绩却说,前方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有多少坎坷,都将把这门手艺薪火相传。

巢湖树雕画

省级非遗“巢湖树雕画”是以树皮、树心、树根为原材料,以独特的民间手工传统技艺制作,成为江淮地区独具特色的一个民间传统美术品种。树雕画融雕刻、绘画、书法、喷涂于一体,以山水为题材,兼有少量的花鸟动物,作品既超越油画的立体质感、版画的疏密简淡,又兼备国画的气韵灵动,不同于一般装饰画的刻板单一,其画面风格古朴典雅、雄浑清逸,令人百看不厌,属工艺美术中的独门奇技。

历史上,树雕画艺术附着于农耕文化,吸纳民间文化营养,反映人文现实,满足百姓生活情趣,具有良好寓意,在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和生存的基础。明末清初,在巢湖苏湾当地就有以树皮、树干为材料作画的民间手工技艺,现今的巢湖树雕画以传承人尹修平家族社会影响最大,其家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立巢湖苏湾工艺美术厂,曾经红火一时,每年生产2万多件树雕画,产品供不应求,远销周边一些大城市甚至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传承人尹修平自幼勤奋好学,跟随父辈学习美术技巧,秉承前辈民间工艺师们的艺德。成年后,其在从事油漆工作养家糊口的同时潜心研究树雕画的制作工艺,大胆地吸收了国画、版画、剪纸、烙画等诸多艺术表现手法,形成了古朴典雅又恢宏飘逸的风格,将原有的树雕画提升到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

树雕画经过“去腐”“笼蒸”“烘焙”“定型”“修饰”“雕刻”“粘接”“上色”“补景”“题款”“修色”“装框”等十余道工序,最后制成成品,其可贵之处就在于完全依靠手工和传统工艺制作,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件作品。每件作品按照树皮、树干的自然纹理取法,因材构图,因式布局,包括题款,都是利用树根的自然扭曲拼接而成。为传承和发展树雕画的加工工艺,尹修平除了将技艺传承给后人外,还广收徒弟,并在政府帮助下,举办免费培训班,多渠道培养树雕画技艺传承者,并经常义务参加各类宣传、展示活动。

作为尹修平长女的尹元红,自小就跟随父亲制作“树雕画”,学习中注入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从孩提时代耳濡目染爱上“树雕画”,到从父亲手里接过衣钵担起传承大任,尹元红一路凭着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匠心,精习匠艺出精品,为这项非遗的传承创新、发扬光大注入了匠人的灵魂,并致力于让“树雕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它。

近年来,她参与创作的“树雕画”作品在国内外展览会上多次获奖。2012年,尹元红携“树雕画”参加了德国的旅游展“法兰克福旅游商品展”,其作品受到欧美人士的广泛赞许与肯定。2019年7月,在由全国妇联举办的“中国妇女手工创业创新大赛”上,尹元红获得安徽省传承组第一名、华东赛区第四名的好成绩。2019年11月,尹元红荣获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经过美术专业的系统学习尤其是中国画的研习后,尹元红也努力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树雕画”的创新之中,赋予“树雕画”新的活力。“传统的‘树雕画’以暖色调为主,造型也较为原始。我在创作中更多地增加了一些冷色调,在雕琢中也追求细致化,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尹元红说。

值得欣慰的是,尹元红的女儿王君玲,从小就对“树雕画”很感兴趣,并表示一定会把“树雕画”传承下去。“我自豪能从事这个事业,更骄傲能传承这门技艺。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树雕画’这项非遗一定会迎来新的春天。”尹元红坚定地说。

庐州蛋雕

蛋雕是在各种禽鸟的蛋壳上进行雕刻的一种民间工艺。明清时期,民间在节庆喜事时有赠送红鸡蛋的习俗,后来,人们在蛋壳上画些花鸟、鱼虫、脸谱等图案以图吉利,后又将鸡蛋钻孔掏空,在蛋壳表面雕刻精美图案,逐渐形成了蛋雕制作技艺。

省级非遗庐州蛋雕主要流布于合肥地区,以浮雕、镂空等方式,在蛋壳上雕刻各种图案。其在创作题材上充分吸纳民间文化营养,反映人文现实,作品种类繁多,有人物肖像、花鸟鱼虫、京剧脸谱、诗文字画等,在雕刻技法上,刀法细腻、形神兼具,常令人叹为观止。

庐州蛋雕所用工具、原料均简单易得,使用“一枚鸡蛋壳、一把单面剃须刀片、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便可进行手工制作。制作时,需先将鸡蛋钻孔掏空,然后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在蛋壳表面雕刻相应图案。工具原料虽简单,对创作者基本功的要求却比较高,雕刻时用力程度需根据要求做到轻重缓急,确保易碎的蛋壳保持完整,并使蛋壳出现不同程度的深浅变化。

“庐州蛋雕”传承人王剑是一名火车司机,1993年开始从事蛋壳雕刻,至今已有30年。

起初,因邻居家生小孩,送来一筐红鸡蛋,红鸡蛋染得并不均匀,露出红白相间的痕迹,他就想:若用颜色深的鸡蛋刻出漂亮的图案,那不是更好看吗?

这一灵感触及他蛋雕艺术生涯的起源,说干就干,先布图,然后用平时刻章的刀刻起了鸡蛋,由于具备一定的绘画功底和雕刻技巧,第一个鸡蛋就刻得很成功,这让他有了很大的信心,也从此开始了蛋雕生涯。

慢工出细活是制作蛋雕的关键,王剑将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到“蛋雕的王国”,制作一件作品基本需要三五天的时间,多则半个月。“做蛋雕就像开火车一样,需要的也是细心和耐心,掌握好力度。天下的技术都是相通的。”王剑认为,蛋雕是一项环保工艺,能将不值钱的东西变成艺术品,化腐朽为神奇。

当初王剑只是“随便玩玩”,没想到这一玩却“玩出了名堂”!2009年,王剑抱着试试的心态向合肥市文化馆递交了申遗申请,很快被批准下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州蛋雕”传承人。随后各大媒体的报道让蛋雕这门艺术传遍合肥的大街小巷,人们也渐渐知道,合肥有一个会在鸡蛋壳上“做花样”的蛋雕艺术家王剑。

2009年12月,在省博物馆举行的安徽省工艺美术60年精品大展中,他的作品《国与家》荣获安徽省工艺美术最高学术奖金奖。他崇尚使用最简单的工具、材料,创造美好艺术,其作品形象生动传神。

王剑迄今已完成千余件蛋雕作品,内容既有古典仕女、梁山好汉和山水画,仰天长啸的战马、风驰电掣的火车、憨态可掬的福娃,还有花鸟猫狗等动植物、京剧脸谱、徽章等。成百上千次的失败,王剑依旧用他沉静的心雕刻着完美的艺术品,也雕刻着他完美的内心世界。

王剑认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先从身边人传承起来,以点带线,以线到面,慢慢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传承下去。在王剑的影响下,他的妻子儿女也先后学习了蛋雕,妻子郭迎年还在首届合肥市非遗大赛中获得了铜奖。如今,王剑和妻子一道创办了“庐州蛋雕”工作室,与文化馆、社区、学校对接,以非遗教学点为阵地,以身边居民、学校学生为宣传对象传授蛋雕技艺,传承与推广蛋雕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葫芦雕刻

省级非遗葫芦雕刻,作为葫芦文化衍生的立体艺术,是用刀、针在葫芦表面上浅刻或镂空,以线条、空隙勾勒出山水、花卉及故事人物、文化意象等内容的地域性工艺。最初成型于清末,以家庭或家族传承为主,后来又出现师带徒的传承模式,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

葫芦雕刻可分为两种:雕葫芦和刻葫芦。雕葫芦区别于其他葫芦器的主要特征是既非单纯的范制,也非单纯的雕刻,而是将范制、雕刻、火绘、拼接融为一体,成为一门综合的葫芦器工艺。在拼接的基础上,施以雕刻,葫芦的艺术美就更强了。主要雕法有阳雕、阴雕、透雕、阳雕平地、阳雕沙地、阴刻阳雕、双勾勒等。主要刀法有直刀、平推刀、外侧刀、内侧刀、顺行刀、逆行刀、挑刀、垛刀、切刀等。施刀要做到稳(心静气和)准(准确度高)轻(用力恰当)慢(行刀缓稳)巧(刀法娴熟)。

庐州葫芦雕刻通过粗犷豪放的雕刻技法,反映本土浓郁的乡土风情。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摸索、研究,葫芦雕刻工艺水平不断提高,逐渐出现了各种镂空葫芦,有的还创作出仿水墨、写意的名家山水画作品,创造出风采独具的彩画葫芦。

步入高科技信息化时代,庐州葫芦雕刻第六代传承人姚瑶在传承传统葫芦雕刻技艺基础上,将绘画中的素描技法用于葫芦雕刻,结合光线和线描的表现形式,打破传统的风格和元素,大胆尝试,融入竹木雕刻技法,提倡“九木一分竹”“至高留皮”的技法理念,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近年来,姚瑶不断探索,在合肥传统葫芦雕刻技艺上大胆创新,将原来的平面图案发展为立体图案,使得作品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极大地增强了葫芦的整体审美效果和艺术价值。(全媒体记者 秦鸣 通讯员 王进雨 谢文君 马丰成 严化文 翟迎春 周晓梅)

关键词: